jiaqing.li
Subscriber
Hi 孙博士@gsun   您好。   感谢您的回复。可是我任然觉得是仿真的设定哪里出了问题。因为,我给您讲的60%vs66%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。在260nm硅波导160nm刻蚀情况下(即图2粉色点)时,文章中的值为84%,但是仿真值仅有54%。所以,我很奇怪为什么相同的原理,差距会越来越大(换言之,在相同的波导情况下,光栅设计的最优点发生了漂移,但是所用原理与仿真软件却是相同的)。   所以,我在想会不会是边界条件或者光源设置有问题?但是,我光源用的是例子中的光源,是仿真的光纤出射后的状态。边界条件也全是PML,是适用的。现在的情况就是我不知道哪里可能会有问题,但是仿真结果却相去甚远。所以,还想请你帮我看看,我在仿真中,哪里可以再去提升下!   十分感谢!   祝好 家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