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师好!很高兴收到回复。
这里展示的原文结果指的是45°入射下偏振转换到-45°的透射相位场,我认为应该是远场分布。如下划记部分(图d)是原文对图的描述(upper plot)

最初我也想通过能带仿真修改得到,但能带需要做的是激发各个角度的模式,我不确定偶极子光源能否设置相应的入射角和偏振,因此考虑的最原始的思路仿真。因此我认为您的分解指定k的偶极子光源建议是很贴切的,不过我似乎没能找到操作思路,您能具体指点一下偶极子光源的相关设置嘛?
这两天我也注意到FDTD仿真区域在使用Bloch边界时可以设置kx,ky,只要勾掉光源限制,不知能否通过FDTD仿真区域中的k设置传递到光源入射角呢?即"set based on source angle"的逆过程。
期待老师的回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