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1: 是指平面波经过透镜汇聚的光束。因为这是合成的,所以最后的分布有用高斯函数光滑化,应该不完全是瑞利斑,可能有一点差别。但是用光束直径小于透镜实现高斯光束分布仍然有些问题,因为实际高斯光束分布很宽。这些细微差别应该不影响仿真结果,毕竟你不是要完全正确的光束分布。 具体合成方法请参考网站上给出的参考文献。
A2:因为这是合成光束,用普通教科书概念不好直接套用,内部具体如何处理的不清楚,建议使用缺省设置。
A3:这时的束腰直径有什么意义呢?普通高斯光束没有数值孔径的概念,现在有用这个概念。如果光束直径小于透镜直径,那设置的NA还有什么意义呢?此时发散角是多少?
我觉得用ThinLens最关键的是发散角,它由数值孔径决定。如果两个直径不等,就不能保证所指定的发散角。
请再琢磨一下。